农民培训走新路 实用技术促增收
编辑:【石屋之家】更新时间:【2012-02-21】浏览次数:【1354】
原载: 经济日报 原载时间: 2007/01/13
梁睿 齐平 陈发卿
记者一到儋州,就听说这里农民培训做得有声有色,其中那大镇石屋村的农民学校颇有特色。它是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合作办教育的成功实践,引进了国外“社区大学”的新概念,被称作“农村社区大学”。
儋州市人口近94万,其中农业人口占70%以上,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。但是过去多年,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不高,市场意识不强,抗风险能力差,因而农村经济发展步子较慢。“这种市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努力提升农民素质、促进农民增收。这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。”儋州市委书记赵中社讲出了农民教育的重要性。
我们慕名前去石屋村采访。
刚到村口,就看到了两排漂亮的小楼,楼前并排栽着椰子树和菠萝蜜,地上整齐地晾着白色的橡胶片,显得整洁而有生气。
“这里就是我们的学校。”看到记者来了,石屋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全成热情地介绍着。
这里尽管地方不大,但大小教室、食堂、礼堂、展览室、图书馆、宿舍却是应有尽有,甚至还有专家楼。走进去看看,里面的陈设也不简单,不仅有正规大学里常见的带书写板的椅子,还有电脑和投影仪,图书馆的藏书也有5000多册。人民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的多名教授和海南文化界名人都来这里义务讲过课,并担任顾问。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还为来听课的农民“量身定制”了各种教材。“在这里听课,还真有上大学的感觉。”一位刚参加完培训的村民对记者说。
石屋村是海南省的农业先进村,基础建设条件较好。“因此我们就把海南第一个试点学校建在了石屋村。”儋州市副市长张广英说。
农民想进这所学校,无须考试,也无须别人推荐,只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,来报名听课就行。学校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,陆续开设人文科学、自然科学、农业科学、生活技能、社团组织训练等课程,另外结合本地实际,将现代知识与人文科学精神引入农村,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。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,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的邱建生告诉记者:“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农民实用技能,并引导农民开展合作,促进农民增收。”
为了提高教学质量,农村社区大学还进行学分制管理,其中生产生活技能类课程30个学分,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类课程30个学分,社团组织类课程40个学分。“学分由任课老师评定,在授课方式上,根据遇到的具体问题由老师和农民学员坐下来商讨解决的办法,在这过程中把知识和技术教给农民。”邱建生说,“学员只需修满学校规定的100个学分,便由市政府与学校联合考核,颁发毕业证书。”
石屋村村民胡本平说,通过在这所学校上课,他了解了市场行情和种养新技术,发展橡胶和荔枝种植心里更有底了,“这里定期开课,内容贴近实际,提供住宿,又不收学费,真的很不错!”
这所大学里不仅学生特殊———清一色当地农民,老师也很特殊————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是“志愿者”。这里的授课者由部分高校老师、当地农技人员以及高校毕业生等组成,由于不收农民分文学费,农村社区大学能给志愿者提供的物质支持非常少,以致于很多志愿者甚至要自掏腰包去做事。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热情服务的劲头,“我们感到自己的知识在农村大有用武之地呢!”在这里工作的志愿者胡佳俊告诉记者。
胡佳俊来自上海交大,毕业于自动化系,他说他来这里一是做点力所能及的培训工作,二是可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。据他介绍,目前来过这里的志愿者不下20个。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,有的组建文艺队送戏下乡,有的捐赠图书组建图书馆,他们的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。
晚上,快要结束采访的时候,来自河北科技大学的志愿者申鸿光给记者打来电话高兴地说:“在我的帮助下,由冬瓜种植户组成的王五镇枝根村果菜协会就要挂牌了,协会成立后可以统一购买化肥、统一防治病虫害、统一市场卖价,瓜农的收入将会有更多的提高。”
“干这事挺有成就感的!”申鸿光告诉记者,“在做农民培训工作的过程中,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。”
兴办教育,不仅搭起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平台,增加了农民的收入,更是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。石屋村的一位老党员这样评价:“现在村里看书学习的多了,辛勤劳动的多了,立志创业的多了!”